2012年中国网络支付安全状况报告,移动支付安全现状
上周,腾讯安全发布了《2015年互联网安全报告》,统计了网络安全年度事件,也为网民详细解读了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智能硬件等领域的新型安全威胁。
“90后小鲜肉”最容易中毒。
在用户习惯上,由于木马、流氓软件与色情、娱乐类网站联系紧密,又由于此类网站吸引的男性网民较多,男性是最容易上当的用户群体,81%的男性用户不幸中招。
此外,整体来看,以“90后小鲜肉”为主的年轻人活跃在互联网上,网络安全基本功和网络应用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因此是被招募的主要人群。10-18岁的年轻用户中毒最多,占78%。
一台电脑平均中毒几十次。
与网民的传统认知相反,大多数网民认为目前互联网更安全。2015年,腾讯电脑管家反病毒实验室新发现的计算机病毒数量为1.45亿,较2014年增长5%,较2013年增长41%。
据腾讯电脑管家统计,2015年病毒感染48.26亿次,流氓软件感染3.7亿次,盗号木马感染8000万次。电脑数量猛增,导致感染机器迅速增加,平均一台电脑中毒几十次。
虚假钓鱼WiFi影响八成网民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民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场景越来越多,连接WiFi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网民的这种生活方式也被黑客利用了。根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的数据,2015年第三季度,用户每天WiFi连接超过2亿次,有70万人连接到有风险的WiFi。
虽然风险WiFi的危害已经普及,但仍有80.21%的网民随意连接公共免费WiFi,38.96%的网民使用免密码WiFi进行网上支付。然而,哈勃分析系统发现,多个木马感染了路由器,并使其接受远程服务器控制命令,攻击指定目标。WiFi的风险情况不容忽视。
转移到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用户的快速膨胀,针对手机的病毒数量开始呈爆炸式增长。2015年腾讯手机管家手机安全实验室新发现的手机病毒数量为1670.37万个,2014年增加了100.33万个,相比2014年增长了15.65倍。据腾讯手机管家统计,2015年手机病毒感染终端数量达到7490万。
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培养也引起了黑客的关注,针对移动支付用户的病毒呈逐月上升趋势。2015年上半年,新增支付病毒数量稳步增长。在常见的手机支付病毒中,16.81%的支付病毒会隐藏其真实目的以对抗安全软件。7月新增支付病毒增加达到高峰,11月随着双11的到来,新增支付病毒增加有所回升。
骗术升级让新一代网络中招
虽然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但防骗意识已经大大提高,犯罪分子的行骗手段也在不断升级。除了色情、虚假网站、赌博等欺骗消费者的常规方式外。不法分子开始利用新闻热点、热门影视集团资源,非法获取用户信息进行诈骗,越来越难以防范。
值得注意的是,不法分子的新招会让经常接触网络的新生代群体也中招。伪装成足彩工具迷惑球迷的流氓软件,伪装成热门电视剧资源的木马,放假攻略,以及“高考请客”的短信,迷惑性极强。报告指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黑客进入大数据时代,窃取用户隐私的方式增多,隐蔽性不断增强。
只有10%的用户报告了网络欺诈。
报告还显示,中国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仍有待提高。青少年的网络安全基本技能和网络应用安全意识亟待加强,老年人的动手能力
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还体现在网民对个人信息不够重视。只有14.87%的网民会认真阅读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内容,只有在自己认为合理的情况下才会注册或下载,相当于个人账户解锁时主动向犯罪分子透露个人信息。更令人担忧的是,55%的网民遭遇网络诈骗后,只有10%的用户主动报案,整体维权意识也非常薄弱。
从《2015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可以看出,当前全球网络安全形势非常严峻,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已经从黑客攻击模式转变为犯罪分子敛财的工具。腾讯安全实验室专家建议,普通网民一定要定期使用安全管理软件进行清理修复,对不明WiFi和网络链接提高警惕,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郑重声明:本文由网友发布,不代表盛行IT的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