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linux属于什么操作系统)

  本篇文章为你整理了Linux(linux属于什么操作系统)的详细内容,包含有linux系统 linux属于什么操作系统 linux运维工程师考证 linux怎么读 Linux,希望能帮助你了解 Linux。

  /boot: 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dev : dev是Device(设备)的缩写, 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home: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lib: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不要动)

  
/lost+found: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存放突然关机的一些文件)

  
/media: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mnt: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mnt/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会把一些本地文件挂载在这个目录下)

  
/opt: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proc: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不用管)

  
/sys:这是linux2.6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2.6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usr: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var: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run: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

  
/www:存放服务器网站相关的资源,环境,网站的项目;(服务器才有,本机电脑没有)

  2.1目录切换

  
drwxr-xr-x 3 root root 4096 7月 14 10:23 text

  实例中,文件的第一个属性用"d"表示。"d"在Linux中代表该文件是一个目录文件。

  在Linux中第一个字符代表这个文件是目录、文件或链接文件等等:

  当为[ d ]则是目录

  当为[ - ]则是文件;

  若是[ l ]则表示为链接文档 ( link file );

  若是[ b ]则表示为装置文件里面的可供储存的接口设备 ( 可随机存取装置 );

  若是[ c ]则表示为装置文件里面的串行端口设备,例如键盘、鼠标 ( 一次性读取装置 )。

  接下来的字符中,以三个为一组,且均为『rwx』 的三个参数的组合。

  其中,[ r ]代表可读(read)、[ w ]代表可写(write)、[ x ]代表可执行(execute)。

  要注意的是,这三个权限的位置不会改变,如果没有权限,就会出现减号[ - ]而已。

  每个文件的属性由左边第一部分的10个字符来确定(如下图):

  从左至右用0-9这些数字来表示。

  第0位确定文件类型,第1-3位确定属主(该文件的所有者)拥有该文件的权限。第4-6位确定属组(所有者的同组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第7-9位确定其他用户拥有该文件的权限。

  3.1修改该文件属性

  3.1.1 chgrp:更改文件属组

  

chgrp [-R] 属组名 文件名

 

  

 

  -R:递归更改文件属组,就是在更改某个目录文件的属组时,如果加上-R的参数,那么该目录下的所有文件的属组都会更改。

  3.1.2 chown:更改文件属主,也可以同时更改文件属组

  

chown [–R] 属主名 文件名

 

  chown [-R] 属主名:属组名 文件名

  

 

  3.1.3 chmod:更改文件9个属性

  

chmod [-R] xyz 文件或目录

 

  

 

  Linux文件属性有两种设置方法,一种是数字,一种是符号;

  4、文件内容查看

  
硬链接:A--B,假设B是A的硬链接,那么他们两个指向了同一个文件!允许一个文件拥有多个路径,用户可以通过这种机制建立硬链接链接到一些重要的文件上,防止误删!

  软连接:类似Windows下的快捷方式删除了源文件,快捷方式也访问不了了!

  创建链接 ln 命令

  6、Vim编辑器

  6.1三种使用模式(重要)

  基本上 vi/vim 共分为三种模式,分别是命令模式(Command mode),输入模式(Insert mode)*和*底线命令模式(Last line mode)。这三种模式的作用分别是:

  6.1.1命令模式:

  用户刚刚启动 vi/vim,便进入了命令模式。

  此状态下敲击键盘动作会被Vim识别为命令,而非输入字符。比如我们此时按下i,并不会输入一个字符,i被当作了一个命令。

  以下是常用的几个命令:

  i 切换到输入模式,以输入字符。

  x 删除当前光标所在处的字符。

  : 切换到底线命令模式,以在最底一行输入命令。

  6.1.2 输入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i就进入了输入模式。

  在输入模式中,可以使用以下按键:

  字符按键以及Shift组合,输入字符

  ENTER,回车键,换行

  BACK SPACE,退格键,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DEL,删除键,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

  方向键,在文本中移动光标

  HOME/END,移动光标到行首/行尾

  Page Up/Page Down,上/下翻页

  Insert,切换光标为输入/替换模式,光标将变成竖线/下划线

  ESC,退出输入模式,切换到命令模式

  6.1.3 底线命令模式

  在命令模式下按下:(英文冒号)就进入了底线命令模式。

  底线命令模式可以输入单个或多个字符的命令,可用的命令非常多。

  在底线命令模式中,基本的命令有(已经省略了冒号):

  q 退出程序

  w 保存文件

  按ESC键可随时退出底线命令模式。

  简单的说,我们可以将这三个模式想成底下的图标来表示:

  第一部分:一般模式可用的光标移动、复制粘贴、搜索替换等

  
n space

  那个 n 表示『数字』,例如 20 。按下数字后再按空格键,光标会向右移动这一行的 n 个字符。

  
/word

  向光标之下寻找一个名称为 word 的字符串。例如要在档案内搜寻 vbird 这个字符串,就输入 /vbird 即可!(常用)

  
这个 n 是英文按键。代表重复前一个搜寻的动作。举例来说, 如果刚刚我们执行 /vbird 去向下搜寻 vbird 这个字符串,则按下 n 后,会向下继续搜寻下一个名称为 vbird 的字符串。如果是执行 ?vbird 的话,那么按下 n 则会向上继续搜寻名称为 vbird 的字符串!

  
这个 N 是英文按键。与 n 刚好相反,为『反向』进行前一个搜寻动作。例如 /vbird 后,按下 N 则表示『向上』搜寻 vbird 。

  
在一行字当中,x 为向后删除一个字符 (相当于 [del] 按键), X 为向前删除一个字符(相当于 [backspace] 亦即是退格键) (常用)

  
p 为将已复制的数据在光标下一行贴上,P 则为贴在游标上一行!举例来说,我目前光标在第 20 行,且已经复制了 10 行数据。则按下 p 后, 那 10 行数据会贴在原本的 20 行之后,亦即由 21 行开始贴。但如果是按下 P 呢?那么原本的第 20 行会被推到变成 30 行。(常用)

  
进入输入模式(Insert mode):i 为『从目前光标所在处输入』, I 为『在目前所在行的第一个非空格符处开始输入』。(常用)

  
进入输入模式(Insert mode):a 为『从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个字符处开始输入』, A 为『从光标所在行的最后一个字符处开始输入』。(常用)

  
进入输入模式(Insert mode):这是英文字母 o 的大小写。o 为『在目前光标所在的下一行处输入新的一行』;O 为在目前光标所在处的上一行输入新的一行!(常用)

  
进入取代模式(Replace mode):r 只会取代光标所在的那一个字符一次;R会一直取代光标所在的文字,直到按下 ESC 为止;(常用)

  
若文件属性为『只读』时,强制写入该档案。不过,到底能不能写入, 还是跟你对该档案的档案权限有关啊!

  
若曾修改过档案,又不想储存,使用 ! 为强制离开不储存档案。注意一下啊,那个惊叹号 (!) 在 vi 当中,常常具有『强制』的意思~

  
:r [filename]

  在编辑的数据中,读入另一个档案的数据。亦即将 『filename』 这个档案内容加到游标所在行后面

  
:! command

  暂时离开 vi 到指令行模式下执行 command 的显示结果!例如 『:! ls /home』即可在 vi 当中看 /home 底下以 ls 输出的档案信息!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m 使用者目录如不存在则自动建立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如果一个用户的账号不再使用,可以从系统中删除。

  删除用户账号就是要将/etc/passwd等系统文件中的该用户记录删除,必要时还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常用的选项是 -r,它的作用是把用户的主目录一起删除。

  此命令删除用户kuangshen在系统文件中(主要是/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的记录,同时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7.3.修改用户

  修改用户账号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用户的有关属性,如用户号、主目录、用户组、登录Shell等。

  


 

 

  常用的选项包括-c, -d, -m, -g, -G, -s, -u以及-o等,这些选项的意义与useradd命令中的选项一样,可以为用户指定新的资源值。

  


 

 

  此命令将用户kuangshen的登录Shell修改为ksh,主目录改为/home/z,用户组改为developer。

  
在终端输入exit或logout或使用快捷方式ctrl+d,可以退回到原来用户,其实ctrl+d也是执行的exit命令

  
在切换用户时,如果想在切换用户之后使用新用户的工作环境,可以在su和username之间加-,例如:【su - root】

  
7.5用户口令(密码)的管理

  用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用户口令的管理。用户账号刚创建时没有口令,但是被系统锁定,无法使用,必须为其指定口令后才可以使用,即使是指定空口令。

  指定和修改用户口令的Shell命令是passwd。超级用户可以为自己和其他用户指定口令,普通用户只能用它修改自己的口令。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

  不同Linux 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在创建用户时同时创建。

  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是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

  8.1.增加一个新的用户组

  
-g GID 指定新用户组的组标识号(GID),就是自定义一个ID

  -o 一般与-g选项同时使用,表示新用户组的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如果一个用户同时属于多个用户组,那么用户可以在用户组之间切换,以便具有其他用户组的权限。

  
用户可以在登录后,使用命令newgrp切换到其他用户组,这个命令的参数就是目的用户组。例如:

  

$ newgrp root

 

  

 

  
这条命令将当前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组,前提条件是root用户组确实是该用户的主组或附加组。

  
完成用户管理的工作有许多种方法,但是每一种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有关的系统文件进行修改

  与用户和用户组相关的信息都存放在一些系统文件中,这些文件包括/etc/passwd, /etc/shadow, /etc/group等;

  9.1 etc/password

  /etc/passwd文件是用户管理工作涉及的最重要的一个文件。

  Linux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在/etc/passwd文件中有一个对应的记录行,它记录了这个用户的一些基本属性。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etc/passwd中一行记录对应着一个用户,每行记录又被冒号(:)分隔为7个字段,其格式和具体含义如下:

  

用户名:口令(密码,不可见所以为X):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性描述:主目录:登录Shell

 

  

 

  用户名:是代表用户账号的字符串

  通常长度不超过8个字符,并且由大小写字母和/或数字组成。登录名中不能有冒号(

郑重声明:本文由网友发布,不代表盛行IT的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